——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王彰贵研究员
2011年11月16日,浙大校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王彰贵研究员应邀在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地球科学系学术报告厅为地科系师生进行一场“求是理学论坛”学术报告。
王彰贵研究员于1983年本科毕业于原杭州大学气象学专业,获理学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数值预测预报模式开发、全球气候变化及厄尔尼诺现象预测研究,在短期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预测理论有开创新的工作,并成功地预测了1997/1998年、2002/2003年厄尔尼诺现象和1998/2000年拉尼娜现象。1998年至1999年受聘为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研究员,在日本北海道大学从事“黑潮预报的数值实验”研究。1998年起任海气研究室主任、数值预报研究部主任和中心党委委员,目前兼任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成员(PICES)、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会副主任和《海洋学报》编委。曾负责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和973项目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他是物理海洋、海气相互作用领域有影响的科学家。
此次学术报告会由理学部党委书记兼副主任翟国庆教授主持,到场的除了气象专业的师生外,还吸引了部分GIS的同学。在2小时的报告时间里,王彰贵研究员以简洁科学的图表配以详细的讲解汇报了厄尔尼诺现象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此次报告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他向我们简单说明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并指出了目前国际上对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监测手段,包括热带大气海洋观测网锚碇系列(TAO)、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和卫星监测。接着他结合各种图表讲述了厄尔尼诺现象与太平洋环流特征、热带环流异常的关系,并介绍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判断指数和其对气候的影响。随后,王彰贵研究员又向我们介绍了几个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机理:信风张弛理论、时滞振荡理论和西风理论,并指出了这几种理论的现存问题。最后,他还介绍了国内外厄尔尼诺的预测方法,包括动力预测模式、统计模式和混合模式。
王彰贵研究员的报告深入浅出,使在座师生受益匪浅,也给了大家很多启发。王彰贵研究员汇报结束后,老师同学们都积极和他进行交流,他耐心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并针对老师们提出来的科研问题和老师们进行认真的探讨。报告会结束时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王彰贵研究员带来的报告。
大气科学、江佳
2011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