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短学期实习实践,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一院一品”项目。
浙大地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项目宣传推广平台,以“行走的课程思政,行走的党史教育”为主题,推出2021年本科生短学期实习系列文章。
系列第九篇,地质学1801班的同学们在吴磊、林秀斌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于8月15日至9月6日开展地质综合实习,重点关注同学们科学思想和精神的培养,引导同学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科学的真理。
室内实习
受疫情影响,甘肃酒泉地区的野外实习改为室内实习。无法贴近自然,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遗憾。但是在这3周的实习中,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考和讨论,利用老师提供的野外数据和遥感图像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现今活动构造框架、变形时间以及其内部的复杂变形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为齐心协力讲述了一个新生代青藏高原东北缘演化发展的故事而感到成就感满满。
探秘青藏高原
实习的第一天,吴磊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实习的基本要求以及课程安排,随后重点讲解了青藏高原的情况。作为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处科研宝藏,各种深部的地质过程和作用被清晰地记录在野外的岩石露头当中,如今仍在进行中的各类构造活动不计其数,与之相伴的是许多前沿的科学问题,比如青藏高原是如何增厚的,青藏高原又是如何向外扩展等,而我们要学习的,则是如何利用野外数据回答这些科学问题。
文献阅读
我们在五天时间里完成了八篇相关英文文献的阅读,了解和掌握了相应的野外情况和野外技能。随后就开始了虚拟的野外阶段:利用图新地球软件中的遥感影像和有限的野外数据对阿克塞地区、二家台地区、老君庙地区还有红柳峡地区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北段阿尔金断裂的滑移速率的测定、北祁连山前挤压变形样式和速率以及红柳峡地区的构造地质填图。
在八篇英文文献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被动地接受作者展现给我们的信息,导致我们在文献内容的汇报中缺少了自己的深入思考。不过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发现了其中一篇文献的问题(比如是否阶地废弃年龄可以用黄土的光释光年龄来代替),我们也开始慢慢地学会如何用科学的态度阅读文献的同时保持独立的思考。我们也领会到,真正读懂一篇文献,应该要能够对文献讨论的核心问题、作者的切入点、对论点的看法以及个人的思考侃侃而谈。
野外虚拟填图
野外虚拟填图的开始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实操阶段,这要求我们能正确应用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并思考运用该方法得到的数据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第一次汇报,我们完成了阿克塞地区,二家台地区,老君庙地区的模拟考察,并与前人的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思考了同一种方法下野外数据的差异性来源,严谨的种子在每个同学心中悄悄“发芽”。
第二次汇报展示,我们通过已有的文献,很容易就复现了相应的结果,并得出了与文献一致的结论。不过这时老师提醒了我们,对于已有的结果要想想是否存在别的可能性.林秀斌老师提到文献中的野外数据是正确且客观的,但对于这些野外数据的解释是存有偏向性的,这让我们认识到对待任何事物都需要辩证的思考,理性看待其中的问题。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得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而中国的地质学家,正是在辩证思维的引领下 ,做出无数成就,不断攀向新的高峰,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完成报告
随着实习不断深入,我们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越来越熟悉,也能够将课本中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中去。9月26-28日,仅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我们完成了对于红柳峡地区的构造地质填图,但是仅通过遥感影像以及有限的野外数据来确定构造框架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该地区构造环境复杂,每位同学的填图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在之后的报告中我们积极翻阅了更多的相关文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得到了老师的肯定。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生长模式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我们要在正确的野外数据基础上对某个科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们深刻体会了科研的艰辛,面对一个未知的问题,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也需要反复的论证才能确定下来。兢兢业业的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需要具备的。
汇报总结
玉门地区是我们此次考察的一个重点地区。在“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全面抗战期间,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先生率领他的地质团队,实地勘探并精准定位了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也是第一个石化基地——玉门油田,从而奠定了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的基础。至抗战胜利,玉门油矿累计生产原油25万多吨,占抗战期间中国原油总产量的90%,所炼汽油除自用外,全部供给军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抗战大后方的“油荒”,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对这位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的孙健初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寻求祖国地下宝藏,孙健初先生长期坚持野外调查,跋山涉水,不畏险阻,不避寒暑,风餐露宿,足迹遍及晋、冀、豫、皖、鄂、陕、甘、宁、青、察、绥、蒙等十几个省(区)的高山峻岭、江河湖泊。在勘探中,不论是采集岩石、整理标本、记录地质资料,还是绘制图纸或撰写论文,他总是亲自动手,先后写出关于石油、煤、铁等矿藏及有关岩石、地层构造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30多篇,填补了中国地质科研的空白。1943年,孙健初留学美国深造时擘画的《发展中国油矿计画纲要》,更是绘就了一个以“科学救国”为情怀的地质学家的“石油梦”。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优秀地质先辈的榜样在前。如今的我们,也将追随他们的脚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用我们的“地质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最后的实习汇报过程中,同学们针对于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框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汇报。有同学从红柳峡地区的填图以及沉积相结果,引申到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的构造断裂运动,也有同学结合数学模型来验证阿尔金断裂走滑与逆冲性质转化关系等。最终,我们的成果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而吴磊老师引用了朱龙浩同学衣服上的一句话:“Nothing is an end,because it always can be the basis for something new and different”来勉励同学们:奋斗没有终点,求知永在征途。
后记
虽然由于疫情原因,我们没法在野外学习专业知识,亲手测得一手数据,不过整个室内分析的科研过程也让我们受益良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明白了科研的不易,也深刻理解了中国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精神,愿我们永远用奋斗作前进风帆,以严谨为真理引路,为祖国地质事业发光发热,成为新一代的地质人。
文字 /董王统 蒋昕浩 吴磊
封面 / 董王统 林秀斌 吴磊